诗昆论坛【诗昆艺苑】【快雨堂】 → 《中国黄酒》


  共有3317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《中国黄酒》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1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《中国黄酒》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5:23:23 [显示全部帖子]

余平生好饮,今幸主编《中国黄酒》一书,欣喜之至,特将此书发布于此,供好饮、善饮者共赏。

吾本一介武夫出身,后弃武从文,混荡于出版界数年,能力着实有限,书中倘有失误不当之处,还请各位大家批评指正!

因此书出版在即,望各位不要转载,特此鸣谢!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2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5:24:31 [显示全部帖子]

第一篇 历 史 篇

第一章 黄酒的起源

第一节 自然酒时期

酒,是自然界的一种天然产物。人类不是发明了酒,而是发现了酒。近代科学证明,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(学名是乙醇,分子式为C2H5OH),自然界许多含糖的物质或能转化成糖的物质都能变化成乙醇。大自然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和基础。

中国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谷物酒。所以,关于酿酒的起源主要应该研究谷物酿酒的起源。我国酒的发现,应该是原始人群的功绩。他们在原始的条件下采集野菜、野果堆积在树洞或石缝中,时间一久,经过酸败苦辣的变化,透出了特殊芳香的气味,尝起来有一种奇妙的感觉,这大概就是原始的果酒。人们在采集的过程中,通过长期的观察与摸索,逐渐掌握了一些农作物栽培技术,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,并学会了用火煮饭,接着便发生了“有饭不尽,委馀空桑,郁积成味,久蓄气芳,本出于此,不由奇方”[1]的酒源之说。谷物酒的发现和利用按历史年代,应该是在母系社会时期。由此看出,谷物酿酒发端于母系氏族社会,再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阶段,说明原始酿酒业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了。

通过史料可以认为,最早创造农耕文明的是女性,最早从事酿酒活动的也是女性。反映先民活动的大量史诗、神话、传说无不证明了女性是最早发现酒的人。彝族、傈僳族、普米族、佤族等许多民族都有剩饭变质而发现酒的传说。瑶族的祖娘密洛陀,是氏族女性的首领,她拿米饭来造人,却变成了酒。云南红河两岸流传的哈尼族史诗《哈尼阿培聪坡坡》,讲述了女性是创建农耕文明的首功之臣。同时,还反映出从“吃不尽的米粮”到“用五谷酿出美酒”的认识过程。所谓仪狄造酒,用白话来说,仪狄是个女人,她管厨房做饭,吃剩下的饭自然发酵,出现了酒味,她尝了一下,感觉很甘美,便端去给大禹品尝。后来人就传说是仪狄发明了酒,其实在神农氏时代之前就已经有酒了。

由上可知,最初的酒绝不是有意制造的,而是粮谷和果品自然发酵形成的。正如古人传说的“空乘秽饭,酝以稷麦,以成醇醪”[2]的状况,也就是黄酒的初始阶段,距今大约有一万多年。



[1] 晋代,江统,《酒诰》。江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。

[2] 酝,音yun,酿酒,亦指酒;醪,音lao,浊酒,汁滓混合的酒,古代又指酒的总称。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3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5:25:46 [显示全部帖子]

第二节 人工酒时期

远古的先人们品尝到天然发酵的酒,被酒的作用和魅力所诱惑,然后加以仿制,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,人工谷物酒出现了。酿造谷物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一是酿酒原料,二是酿酒器具。关于这个时期的酒有新石器时期的考古资料为证。如下:

裴李岗文化时期,公元前五千——六千年;

河姆渡文化时期,公元前四千——五千年;

上述两个时期均有陶器和农作物遗存,具备酿酒条件。

磁山文化时期,距今7355—7235年,遗址中发现粮谷堆积一百立方米,折合五万公斤,还发现有酒器和陶器。

三星堆遗址,地处四川广汉,距今4800——2870年,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酒器,遗址中有杯、觚、壶等。

山东莒县陵荫河大汶口文化墓葬,发掘出大量酒器。其中有组合酒器。包括发酵用的大陶樽、滤酒用的陶缸、贮酒用的陶瓮、煮酒用的炊具陶鼎,还有各类饮酒器具等一百多件。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在陶缸壁上还刻有一幅滤酒图。

上列资料证实,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时期、夏禹时期,确实有酿酒这一行业。

(一) 传说中的酒

唐朝徐坚引王绩《酒经》[1]说:“空乘秽饭,酝以稷麦,以成醇醪,酒之始也。”汉朝人修纂的《黄帝内经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[2]中记有:“帝曰:上古圣人,作汤液醪醴,为而不用,何也?岐伯曰: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,以为备耳。夫上古作汤液,故为而弗服也。道德稍衰,邪气时至,服之万全。”

上边提到的“秽饭稷麦以成的醇醪”、“谷物加药作成的汤液醪醴”,都是远古传说谷物酿成的黄酒。看来,我国酿造黄酒起源很早,可以上溯到黄帝时代。其历史是相当久远的。东汉《说文解字》:“酒字解:古者,仪狄作酒醪,禹尝之而美,遂疏仪狄。杜康作秫酒。”文中说的酒醪是浊酒,而秫酒则可能是浊酒或清酒,但它们都是醴酒。醴酒是用曲蘖酿成的谷物酒,酒味簿、糖分高,容易酸坏,不能久存和大量生产。

传说时期的酒,大约产生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,当时的生产水平还很低,以石器、木器、骨器为农具,粮食产量低下,陶器个头小,容量少,而且外观粗糙,质地疏松,昜渗漏,不能长时间贮酒。这说明新石器时代的谷物酿酒水平不可能很高,黄酒生产还处于萌芽状态。



[1] 《酒经》,唐王绩撰。王绩,字无功,绛州龙门人。尝躬耕与东皋,故时人号东皋子。性简敖,以琴酒自乐。此书总结、记录焦革酿酒的各种方法,是为随唐时酿酒法,惜已亡佚,今无从得以观之。

[2] 《黄帝内经素问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医学典籍,成书于汉代,构建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,其“汤液醪醴论”篇最早提出了黄酒的入药价值;醴,音li,甜酒。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4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5:26:23 [显示全部帖子]

(二) 有文字记载的酒

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文化是从商朝开始的。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,即在龟甲或兽骨上刻画文字。查找可辨别的文字,甲骨文中有醴字,有时没有酉旁,这个豊表示豆上有一个盛发酵醪的容器。豆是古代盛发酵醪的容器。所以醴是用豆盛的,醴就是祭祀用的酒。《说文解字》释:“醴,酒一宿熟也”。甲骨文、钟鼎文是研究商周文化的主要工具。从这两种文字中可看出,酒是一个较常使用的字。酒、酉通用。《说文解字》释:“绎酒也,从酉。”在象形文字中,酉表示瓮形的器具,用来酿酒。所以有关酿造的字都有酉旁。部分酉字,左边多加上三点或两点,表示酒是流动的液体。酉字,好象在酿酒的器具上放置一个容器,盛有发酵醪,说明酉字最早的含义就是造酒。“释名”解:“酒,酋也,酿之米曲酉泽,久而味美也”。考古发现,殷墟里曾发现酿酒作坊,当时已采用大缸酿酒,证明酿酒规模很大。同时还发掘出很多饮酒器、贮酒器,有陶器也有青铜制的,制作还相当精致。再次说明商代酿洒业的发达,饮酒现象已比较普遍文字记载,当时至少有两种酒比较流行:一种是醴,另一种是鬯[1]。醴,上文已经解释过,不再重复。鬯,是用黑黍加上草药酿成的酒,是一种带药味的香酒,可能是最早的药酒。《周礼》中记有掌供秬鬯的‘鬯人’,说明鬯是供祭祀用的酒。

在周代的八百年历史中,酿酒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。为了管好酒,西周设立了专管酒的机构和官吏,《周礼·天官》中记有:“酒正,中士四人,下土八人,府二人,史八人”。另设浆人、大酋等官职,掌管酿酒事宜。“酒正掌酒之政令,……,辨五齐之名:一曰泛齐,二曰醴齐,三曰盎齐,四曰醍齐,五曰沉齐;辨三酒之物:一曰事酒,二曰昔酒,三曰清酒。”[2]这句话是历史典籍,历来有不同的解释。但是,如果从酿造原理和操作程序来看,应该是酿成美酒的生产过程。泛齐,指发酵开始,醪醅[3]膨涨而浮于表面;醴齐,指醪醅开始糖化出现甜味;盎齐,是发酵旺盛,产生气泡而发出响声;醍齐,醪液酒精度増高,溶解出原料中的色素而呈现出红黄色;沉齐,发酵逐渐停止,酒糟下沉。我们认为,把五齐解释为发酵过程的五个阶段比说成五种酒更合理一点。三酒之物,就是三种类型的酒。事酒,为专门需要酿制的一种普通酒,不贮存或短期贮存;昔酒,指经过长期贮存的、浓度较高的陈酒;清酒,即澄清不混浊的酒,也可能是弃糟取汁,或经过滤的酒。

周代,对酿酒的管理是十分重视的。《礼记·月令》中写道:“(仲冬之月),乃命大酋,秫稻必齐,曲蘖必时,湛炽必洁,水泉必香,陶器必良,火齐必得,兼用六物,大酋监之,毋有差贷。”这讲的是酿制黄酒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,必须监督执行,属于政府文件确定下来的事,非常严格。这比我们今天对酒业的管理还要到位。在酒的品种上,周代也有创举,他们采用重复发酵的方法来提高酒精度和酒品质量。如《礼记·月令》记载:“孟秋之月,天子钦酎”[4]。酎,就是“三重酒也”。他们在已酿成的酒中,再加上米、曲进行发酵,如此重复两次,以提高酒度和风味,而且供天子饮用,说明是极高尚的酒。另外,汉·《天香楼偶得》记载:“汉酎金律:文帝所加,以正月旦作酒,八月成,名酎酒。”这里解释为重酿加长期发酵的意思。当然,商、周时期人们喝的粮谷酒还有多种,其中醴酒就分两种:清酒型和糟酒混合型。这两种甜酒,从原料上分,有稻米酒、黍米酒和梁米酒多种;还有医酒、酎酒等。

由此可以说明,我国酿造黄酒的发酵理论体系在商周时代已经建立起来了,而且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平,这对后来黄酒事业的发展,作用十分重大。

(1)古代酒类及名称

关于古酒类或酒名的俗称,明《本草纲目·谷部》有以下记载:“酒之清者曰酿,浊者曰盎;厚者曰醇,簿曰醨;重酿曰酎,一宿曰醴;美曰醑,来榨曰醅;红曰醍,绿曰醽,白曰醝。”[5]古方用酒,有醇酒、春酒、白酒、清酒、美酒、糟下酒、粳酒、秫黍酒等。

历史上的夏商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,农业和粮食虽有(官员)管理,但比较松弛,酿酒业也很少有记载,属雾里看花的模糊时期。不过,古人对酒有这样的归纳和传承,对于我们后人能正确识别远古时代的酒类,已经是相当重要了。

(2)酿制黄酒的器具及饮酒器具

在我国黄酒的酿造史上,酿造器具的流传和使用是十分重要的。如浸米、发酵用的缸、坛;蒸煮料用的蒸锅;榨酒用榨器;清酒用的滤器等等。

在浙江余姚河姆渡、河南陕县庙底沟等新石器时代遣址里,都发现有缸的祖型。其外形与现在的缸相同或相似。同时,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许多盆,就用途而言,盆也可用于酿酒浸米、拌料等。也属酿酒器具之一。

在古书里,壜、墰、罈通称为壜(壜、墰、罈,音皆为tan),今简化为坛,是小口大腹,小底圆体的陶瓷容器。可用于装酒等物质。《说文解字》里没有坛字,却有“缶(音fou)”字,释“缶,瓦器,所以盛酒浆,秦人鼓之”。陶器中还有一个瓮,自古以来瓮、坛混称,都是发酵、贮酒的容器。

酿制黄酒的蒸具,古人称甑(音zeng)。又叫蒸笼或蒸桶,最早的祖型是陶制的甑,到商、周又出现铜制的甑。到底陶甑起源于何时呢?大量的考古发掘得知,陶甑发源于新石器时代。如黄河流域的甘肃马家窑文化、河南陕县庙底沟文化、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、安徽薜家岗文化、湖北屈家岭文化等。这些地方都发现有造型精美的蒸熟食的陶鬲和甗。《说文解字》释:“甗,甑也,一曰穿也。甑,甗也。”[6]证明甗、甑为同一种蒸器。甑底凿有几个或多个气孔,蒸饭时鬲里放水,鬲上放米,蒸气即可通过甑底的孔把饭蒸好。附图:(安徽谮山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加盖灰黑陶分体甗。)

何时有黄酒滤清器具?《周礼·天官·酒正》记载:“辨四饮之物,一曰清,二曰医,三曰浆,四曰酏。”汉郑玄注:“清,谓醴之泲[7]者。泲,不带糟之清酒也”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中有“缩酒用茅”的记载。这个“缩”就是漉[8]酒的意思,茅是带香味的一种水草,即喝酒要用茅草过漉。另外,《礼记》还有“澄”酒的记载。澄酒,经自然沉淀获得的清酒。在秦代以前,尚未见到滤酒设备的记载。

远古时期用什么酒具,还很难定论。但依据考古发现和推断,应该还是根据酒的状况有所选择的。一般来说,远古时期的酒多是未经过滤的酒,糟酒混在一起,基本上呈糊状或半流体状,不适于饮用,而是食用。因此,需要用餐具吃酒。如碗、钵等大口器具。远古时期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、角器、竹木制品等。之后,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和饮酒者身分高低的需要,酒具逐渐从餐具中分化出来,产生了专门的饮酒器具。在商代,职业中出现了“长勺氏”和“尾勺氏”,是专门制作酒具的氏族。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“梓人”。青铜器起源于夏代,商周时期达到鼎盛。据记载,当时青铜器共分为食、酒、水、乐四大部五十类,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。爵就是最流行的一种。当时的酒器按用途分有煮酒器、盛酒器、饮酒器、贮酒器。煮酒器大概是消毒杀菌用的;盛酒器是为准备饮用用的;饮酒器有爵、觚、角、杯、舟等,是给不同身分的饮酒人用的;温酒器是饮用前为加热酒用的,另配有取酒的勺,温酒使用的樽流传到汉朝仍在使用。

综上所述,完全可以证明,从夏、商以前一直到龙山文化时期的五千年间,我国的谷物酒——黄酒,就已经诞生并且走向成熟,达到普及发展的程度。这在世界谷物酿酒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创举,应该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豪。



[1] 鬯,音chang, 甲骨文字形,象器皿中盛酒形,中有小点,表示酒糟。本义:古代祭祀、宴饮用的香酒,用郁金草合黑黍酿成。

[2] 醍,音ti,较清的浅赤色酒。

[3] 醅,音pei,指没过滤的酒,如:醅酒(未滤去糟的酒)。又泛指酒,如:醅酎(美酒);醅瓮(酒坛子);醅面(浮在酒面上的绿色泡沫)。

[4] 酎,音zhou,经过两次以至多次复酿的醇酒。

[5] 醨,音li,薄酒,味不浓烈的酒;醑,音xu,同“湑”,美酒,我国古代用器物漉酒,去糟取清叫醑;醽,音ling,美酒名,如“密宴既集,醽醽不撤”;醝,音cuo,白色的酒。

[6] 甗,音yan,古代蒸煮用的炊具,上下两层,中间有箅子,陶制或青铜制。

[7] 泲,音ji,过滤。

[8] 漉,音lu,过滤。如,漉洒(滤洒);漉巾(漉洒巾、漉囊。滤酒的布巾。泛指葛巾)。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5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5:27:36 [显示全部帖子]

第三节 远古的饮酒文化

在古代,饮酒被视为神圣的事情。酒的饮用,既庄严又隆重,非祀天地、祭宗庙、奉佳宾而不能饮用。当然,这与上古时代酒业不发达、产量小有关系。商、周属奴隶社会,饮酒礼仪等级森严,酒具作为礼器,只有在宗庙举行祭祀时才能使用。主祭人按照规定的方式,“尊者举觯,卑者举角”[1]等,祭祀完毕才能饮酒。《三国志》中孔融有一句话,“……人有旨酒之德,故尧不饮千钟,无以成其圣……”,说明尧很能饮酒。以后,酿酒普及了,产酒多了,酒具不再作为礼器,只分贵贱尊卑,饮酒也就普及开来,以致引起酒害。《韩诗外传》记:“昔者桀为酒池糟堤,纵靡靡之乐,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。”这是夏桀纵酒失群臣的例子。《史记·殷本记》中记载:“……纣王以酒为池,悬肉为林,使男女裸相逐其间,为长夜之饮。”

商代,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、礼仪风尚已经紧密相连。比如每到十月,乡人们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,以庆贺收获清场、农事完毕的丰收年景。辛苦了一年的乡民宰猪杀羊,设酒两槽,高举牛角杯,请朋友共饮,相互祝愿丰收大吉,富裕美满的喜悦。周代的风俗中,融入了礼仪教化。周人是要从物质酒的饮用活动中着力开创饮酒的精神内容,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教化目的,使饮酒中包含着重礼、尊君、敬长、正心、修身等多重深层次内容。《礼记·礼运篇》中记载:“祭祀必先设酒”,“玄酒在室,醴醆在户,粢醍在堂,澄酒在下[2]”。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中记载:“祭以清酒,从以骍牡,享于祖考[3]”。这些都表明周代十分敬重祭祀用酒。而且酒品齐全,玄酒、醴酒、粢醍、清酒都按礼仪设置,不能错乱。同时,周代还专门设置了掌管酒事的宫吏,酒正、酒人、司尊彝等。一般平民只有在节庆祭祀之后才能饮酒,而且必须尊从礼仪规范。周代的风俗礼仪有冠、婚、丧、祭、乡、射、聘、朝八种。周代的这种饮酒文化习俗,时推风移,代代相传,沿袭至今。

综上所述,我国谷物酿造黄酒的起源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初期,历经三黄五帝到了周朝,已有较大的发展,但仍处于低水平阶段,只会用曲蘖作糖化发酵剂,酒度低、品种少,而且还不会杀菌,酒的质量自然不会像传说中那么好。黄酒的真正蓬勃发展应该是在发明了酒曲(饼曲、块曲)之后,即春秋战国、秦汉时期。



[1] 出自《礼记.礼器》。觯,音zhi,古代酒器,青铜制,形似尊而小,或有盖。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。

[2] 醆,音同“盏”,浅而小的杯子;粢,音zi,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。

[3] 骍,音xing,赤色的马;牡,雄性的鸟兽;祖考,已故的祖父。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6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5:38:28 [显示全部帖子]

第二章 黄酒的历史沿革

第一节 黄酒的科技进展

在我国的科技发明史上,用曲酿酒被世界科学家们视为奇迹。所以,硏究谷物制曲的起源与技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。人所共知,自然界谷物发霉发芽是常见的现象,但被人创新利用之后,就成为用曲酿酒的重要发明了。在远古时代,先人们开始时用谷芽酿酒,之后用发霉的谷物酿酒,再后用发霉发芽的谷物酿酒。这最后的发霉发芽的谷物,就很接近曲霉、根霉菌生长的条件,就很像是古书记载的“曲蘖”[1],属于初级的糖化发酵剂。这正好印证了《尚书·商书·说命》中记载的:“若作酒醴,尔惟曲蘖”。就自然界的谷物遇水或潮湿发芽发霉来看,曲蘖可能是一种物质,也可能是两种物质,究竞古人用哪种物质酿酒,我们后人是很难说清楚的。但据此道理,先人们确实发明了酒曲,这倒是非常肯定的。酒曲不同于曲蘖之处在于它是要将谷粒粉碎,使其失去发芽能力,专门利用其营养——网络酿酒微生物(菌类)以酿制高质量的酒类。当然,这种由发芽谷物——发霉谷物——发霉发芽谷物到酒曲,是要有一个过程的。值得骄傲的是,我们的先人们沿着历史的道路,创造性地由天然曲蘖向人工酒曲走去,首先在世界上发明了酒曲。在周代,已有制曲的记载。《礼记·月令》记有:“是月也,天子乃荐麹曲(麹,音qu)衣于先帝”。又注曰:“麹衣,黄衣也。”“麹(鞠)衣者,色如鞠尘也,告桑之服也”。从文字上分析,曲(鞠)衣、曲尘像似黄曲霉及其孢子,说明周朝时候已经用曲霉菌制曲了。《左传》申书展问:“有麦曲呼?”答:“无”。“河鱼腹疾,奈何?”。答:“以麦曲也”。此处道出麦曲不仅可以酿酒,而且还可以治病。

在我国的制曲史上,开始是先有散曲,而后发展到饼曲、药曲。由散曲进展到饼曲、药曲(即小曲),是制曲质量的一大飞跃,同时也使黄酒生产水平大为提高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记载:“一酿用粗米二斛、曲一斛,得成酒六斛六斗”。这个出酒率为1:2.2,与当今的出酒率近似。散曲的天然菌种,今天来推论,应当是黄曲霉。这从上文“鞠衣、曲尘”的解释中可以证明。另外,汉《方言》中也有麰等酒曲的记载[2]。说明汉代已有多种饼曲品种。

药曲,起源于我国南方。晋《南方草木状》上卷记载:“杵米粉杂以众草叶,治葛汁潃溲之,大如卵。置篷蒿中荫蔽之,经月而成。用此合糯为酒。”[3]这种稻米粉中加中草药之后,增加了许多维生素成分,从而促进了根霉菌和酵母菌的繁殖,大大提高了酒曲的糖化力、酒化力。在北魏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[4]中,收载有十多种制曲方法,绝大多数都是用小麦为原料,只有“女曲”是用稻米为原料。在原料处理上,可归纳为蒸麦、炒麦、生麦三种。在具体用法上,有单用一种的,有两种合用的,有三种合用的。各有道理,对抑制杂菌和增加酒香都有好处。小曲(药曲),发源于南方。《岭南异录记》中记载:“南中酝酒,即先用诸药,别浊滤米。滤干,旋入和米捣熟,即绿粉矣。热水溲而团之,形如锫柱。以指中心制作一窍(似今之窝头状),布放簟席上。以构杞、构叶罨[5]之。其体候好弱,一如造曲法。既而以藤篾贯之,悬于烟火之上。”由上推论,酒曲的发展是先由南方米粉制小曲,逐渐发展到北方的麦粉制大曲。这从产地、农作物、气候上判断是有道理的。另外,也有说是北方先有麦曲,而后传到南方的。不管是南传北还是北传南,极其重要的是,在中华大地上,我们远古的先祖们,创造发明了酒曲,为中华民族酒类产品的开拓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关于酒曲的起源,袁翰青先生在《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》一文中说:“在我们中国,麦曲酿酒乃是超越了其它民族的一项很早的重大发明。这项发明的时代应当早于传说中的夏朝。”



[1] 蘖,音nie,芽米也,指酿酒的曲。

[2] 麰,音mou,曲也,指大麦做成的曲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布,块根肥大,称“葛根”,可制淀粉,亦可入药(通称“葛麻”)

[3] 葛,音ge,多年生草本植物,块根肥大,称“葛根”,可制淀粉,亦可入药(通称“葛麻”);潃,同“滫”,音xiu,泔水,已酸臭的淘米水;溲,音sou,用水调和。

[4] 《齐民要术》,北魏贾思勰撰,是我国古代“四大农书”之第一部。在《造神曲并酒》部,记述了北魏及以前造酒曲的各种经验,粮药的配方,各种性味不同、功效不同的酒曲制作过程;不同时节不同的酿酒法,米、曲的比例,以及选米、蒸饭、投曲、候熟、下水、压液、封缸等整个工序。

[5] 罨,音yan,掩盖、覆盖,这里指掩盖发酵物,保湿保温,以利霉菌发育,长成黄色孢子。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7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6:00:04 [显示全部帖子]

第二节 黄酒曲的历史进展

古时侯,当农业兴起之后,经过烧、炒或蒸煮过的粮谷如果没有立即吃完而搁置起来,放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长毛。这发霉长毛的东西就是毛霉、曲霉、根霉和酵母菌。因为新鲜的曲不好保存,就会去凉干或晒干,之后就成了曲,这可能就是原始的散曲。此后,人工仿制并发展下去,就产生了真正的酒曲。历史记载,秦汉时期曲和蘖分家,更促进了制曲工艺的发展。《史记》上有“蘖、曲、盐、豉千合”一句,这大概就是曲蘖分家的最早记载。蘖,专门用于制糖;曲,专门用来酿酒。到了东汉时期,用曲酿酒已经相当普遍。各地的酿酒人家,已开始用不同的谷物来制曲。作为酿制黄酒重要原材料的酒曲,早在两千多年的汉代已经相当发展,而且品种多样了。

麦曲起源非常早,有关麦曲的制作方法,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中记载的最完美最可靠。《齐民要术·造神曲并酒》:“作三斛麦曲法:‘蒸、炒、生各一斛。炒麦黄,莫令焦。生麦,择治甚令精好。种各别磨,磨欲细。磨讫,合和之。其和曲之时,面向杀地和之,令使绝强。团曲之人,皆是童子小儿,有污秽者不使。不得令人近室。团曲当日使讫,不得隔宿。屋用草屋,勿使瓦屋。地须净帚,不得秽恶,勿令湿。划地为阡陌,周成四巷,作曲人各置巷中。其房欲得板户,密泥涂之,勿令风入。至七日,开。当处翻之,还令泥户。至二七日,聚曲,还令涂户,莫使风入,至三七日,出之,盛着瓮中,涂头。至四七日,穿孔绳贯,日中曝,欲得使干,然后内之。其曲饼:手团,二寸半,厚九分。’”这段话讲的是北魏至汉代的制麦曲方法,操作和要求讲的很仔细。要求蒸的、炒的、生的三种麦要分别磨细,磨好后混合在一起。加水量要适宜,把曲料和的硬硬的。团曲之人要用洁净的儿童,不讲卫生的不行。曲房要求是草盖的屋顶。地面要打扫干净,不能脏、湿有水。并把制曲用的场地划出大、小信道,四周要留出四条巷道。曲要当日团完,不能隔夜。曲房要设单扇的木板门,曲坯进房后,门板要用泥密封,不能透风。到第七日,开门翻曲,再泥封。至第二个七日,原地翻曲并堆积,再用泥封门,保持密闭。到第三个七日,出曲,放置瓮中,用泥封好。第四个七日,把曲拿出来,给曲饼打孔穿绳,放到太阳下晒干。曲饼的尺寸,要团成二寸半大,九分厚。上边叙述的是选神曲法,何为神曲?南北朝时把酒曲分为两大类,即神曲和笨曲。神曲形体较小,而且用曲量只有原料的2%—3%,类似于现代的小曲,用量小的神奇。另外,用这种曲酿制的酒,“蠲[1]除万病,令人轻健”,有神奇的作用,故特名为神曲。笨曲,是在木框内踩成一尺见方,厚二寸的块曲,折合公制为21.7 cm×21.7 cm×4.3cm,用曲量为原料的七分之一。曲块大,用曲量大,故曰笨曲。

图一、《齐民要术》作三斛麦曲工艺流程图

生麦 炒麦 蒸麦 —→ 第七日翻曲

↓ ↓ ↓ ↓

磨粉 磨粉 压碎 第二个七日堆曲

↓ ↓ ↓

————→ 混合←———— 第三个七日入瓮培养 ↓ ↓
水————→手工团曲饼 第四个七日穿绳晒
↓ ↓

入室培养—→ 麦曲产品

注:转引自《酿造黄酒科技发展史》,第74页。

《齐民要术·作菹藏生菜法》:“食次”曰‘女曲’:“秫稻米三斗,净淅,炊为饭。软炊,停令极冷。以曲范中,用手饼之。以青蒿上下罨之,置床上,如作麦曲法。三七二十一日,开看,遍有黄衣则止。三七日无衣,乃停。要须衣遍乃止。出,日中曝之,燥则用。”

图二、制女曲法工艺流程图

秫稻米→洗净浸米→蒸饭→冷却→曲范中做饼 青蒿

↓ ↓

↓ ↓

↓————看曲←罨曲←——

↓ ↓

成熟 继续罨

↓ ↓

↓——晒曲←——成熟

女曲产品

注:转引自《酿造黄酒科技发展史》,第74页。

在汉朝以前,酿酒使用的主要是散曲,到了汉朝才较多的使用饼曲,即块曲。散曲在生产过程中,在当时的条件下,温度和水分都不易控制,因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偏少而单调,更多的有利于糖化、酒化和酯化的微生物则因条件不适合而不能生长。所以,散曲的质量就要差一点,而饼状曲则不然。饼内的水分和温度相对来说比较恒定,能生成更多的曲霉、根霉和酵母菌,大大提高了酿酒生产能力,提高了产酒的质量。因而饼曲替代了散曲,促进了酿酒技术的发展。在贾氏《齐民要术》中,介绍了十三种制曲方法,其中有神曲六种、笨曲二种、女曲、方饼曲、黄衣、黄蒸各一种。其中黄蒸、黄衣是散曲,方饼曲近似于笨曲,女曲接近神曲,白醪曲介乎于神曲和笨曲之间。可以说,除黄蒸、黄衣曲外,其余都是块状(饼状)曲。

曲中加中草药,既能提高酒曲质量,又能提高酿酒质量。现代科学证明,它一方面能剌激有益微生物生长,一方面能提高酒的香味,确实有益无害,体现出我们先祖的集体智慧和创造力。这种加中草药的麦曲,见《齐民要术》中的河东神曲方:“七月初治麦,七日作曲。作日未得作者,七月二十日前亦得。麦一石者,六斗炒,三斗蒸,一斗生,细磨之。桑叶五分,苍耳一分,艾一分,莱萸一分,……若无茱萸,野蓼亦得用……,合煮取汁,令如酒色。漉去渣,待冷,勿令太泽。捣千杵。饼如凡饼,方范作之。”这是麦料中加入四种中草药的麦曲。制作中要求用煮好漉汁的汁液和麦粉,和好捣千下,做成饼状。制饼要在一个方模里压制,形状如普通饼一样。这种曲在原料处理上要求蒸、炒、生三种料巧妙配合,比例为6:3:1。蒸料是为了充分吸收水分和糊化,利于曲霉菌生长;炒料是为了杀菌和调剂水分;生料是为了提供微生物的来源,并促进其繁殖。方法虽很古老(距今1400年),却很有科学道理。

到了宋朝,制曲技术有了更明显的进步。一是全部用生料制曲,节省成本和劳力,利于酒业发展;二是把“曲母”涂布在生曲坯上“接种”,稳定制曲的质量。朱异中的《北山酒经》中详细记载:“白醪曲:粳米三升,糯米一升,净淘洗,为细粉。川芎[2]一两、峡椒一两为末。曲母末一两与米粉、药未等拌匀。蓼[3]叶一束、桑叶一把、苍耳叶一把,烂捣,入新汲水破令得所。滤汁拌米粉无令湿,捻成团须是紧实,更以曲母遍身糁过为衣。以谷、树叶铺底,仍盖。一宿,候白衣上,揭去(盖),更候五七日,晒干。以篮盛,挂风头。每斗(米)用三两(曲),过半年以后,即使二两半。”

图三、《北山酒经》中制白醪曲工艺流程图

水 辣寥 苍耳 桑叶 曲母粉 粳米 糯米 川芎 峡椒 曲母粉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↓ ↓—— 混合——↓ ↓ 混合←———— 混合←——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↓ 捣烂 ↓ 淘净 研末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——————→ 加水 ↓ 磨粉 ↓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

过滤 ————→ 拌药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↓

↓ ↓ ↓

滤汁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↓ ↓—————↓

拌料 ↓

↓ ↓

。 制曲团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→上曲衣→罨曲

↓ 白醪曲成品←通风制曲←晒干←——↓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8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6:00:30 [显示全部帖子]

原文解释如下:取粳米三升,糯米一升,淘洗干净之后,研成细粉待用。取川芎一两、峡椒一两,合研为末。取曲母末一两与上面的米粉、药末等搅拌圴匀待用。再取蓼叶一束、桑叶一把、苍耳叶一把混合捣烂,并加入新汲水调合适当,过滤取汁。用滤汁拌米粉,但不要太湿。用手将曲料揑成团,要紧实些,然后,用曲母粉涂抹在曲团外面,形成曲衣。曲团要放在稻谷叶和树叶铺好的层面上,并盖上稻谷叶和树叶。等一夜之后,曲团长出白衣,即可揭去上面盖的谷、树叶。继续罨曲五到七天,出曲晒干,把干曲放在篮子里,挂在通风处,便可用于酿酒。每斗米用曲量为三两。如果酒曲存放超过半年,则用曲二两半就够了。研究一下白醪曲的特点,与当今的黄酒曲药特别相似。尤其是把曲母粉添加到曲坯里的作法,与当今纯菌种制曲的接种法何其相似,可以说它就今日黄酒曲之袓型。从上述制曲方法中可以看出,宋代之前的酒曲大致可以归纳为罨曲法、风曲法和曝曲法三种。罨曲法就是,曲料成坯之后,放入密闭的容器里或曲房里发酵而成;风曲法,就是曲料制成曲坯之后,放着或挂起来发酵,放在通风处成熟;曝曲法就是先罨曲发酵,而后再通风成熟的制曲方法。纵观现在的制曲方法,不管是机械化制曲、通风制曲、纯菌种扩大培养和人工踩制大曲等等,古代的传统精髓仍在其中,制曲原理古今一致。

元朝,在我国历史上历经的年代虽不久长,只有97年,但在传承黄酒曲药方面却有很大进步。在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·己集》[4]中,记有“白酒曲方:当归、缩砂、木香、藿[5](音huo)香、公丁香、川椒、白术,以上各一两。官桂三两,檀香、白芷、吴茱萸、甘草各一两,杏仁一两别研为泥。右件各味药研为细末。用白糯米一斗,淘洗极净,舂为细粉,入前药和匀。用青辣蓼取自然汁,溲半干湿得所,捣六七有杵,团圆如鸡子大。中心捺一窍,以白药为衣。稗草去叶,觑天气寒暖,盖闭一二日。有青白醭[6],将草换了,用新草盖。有全醭,将草去讫。七日,聚作一处,逐旋散开,斟酌发干。三七日,用筐盛顿,悬挂,日曝夜露。每糯米一斗,曲七两五钱重。酥、湿、破者不用。”白酒曲方是《齐民要术》中白醪曲法和酿白醪酒法的进一步发展,明代也记有制白曲的方法。从名字上看,好像是酿制白酒的曲,其实完全是黄酒曲,恰好和现在的厦门白曲、宁波白曲相似。看来都是繁殖根霉菌的,与菌醭呈现的白色有关,厦门、宁波的白曲可能是依照这个传统继承下来的。与酿造白酒的酒曲无关。

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·己集》制白酒曲方的工艺流程图:

水 中药材 糯米 辣蓼 白药种 稗草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↓ 研末 淘洗 捣烂 ↓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↓ ↓ 舂粉 绞汁 ↓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 ↓

↓ ————→ 混合 ↓ ↓ ↓

↓ ↓ ↓ ↓ ↓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→ 配料←———— ↓ ↓

↓ ↓ ↓

制团←—— 捣匀 ↓ ↓

↓ ↓ ↓

挖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→上药衣—→罨曲

白酒曲成品←—日晒夜露←—竹筐悬曲

注:转引自《酿造黄酒科技发展史》。

元朝制曲的技术进步在于:一是,接白药种曲,并添加较多的中草药,且一直沿用至今;二是,先进行罨曲而后进行风曲。风曲的方法是用篮子挂起来,这也是一种新的创造。史书中记载的历史上的风曲方法有:《齐民要术》中的晾晒法,唐·韩鄂《四时纂要》中的日晒夜露法,北宋·朱肱《北山酒经》[7]中的篮子盛曲团通风法,到后来是绳穿曲饼挂曲法。该白酒曲法可以说是含蓄并收,罨、挂、晾晒、通风兼而有之,有创新又有发展。

明、清时期,在黄酒曲方又有许多新的进展。明·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曲蘖》有“造酒母法”的记载,其酒母,实际上就是指酒曲。内中叙述:“酒母: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。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。古来曲造酒,蘖造醴,后世厌醴味薄,遂至失传,则并蘖法亦亡。凡曲,麦、米、面随方土造,南北不同,其义则一。凡麦曲,大、小麦皆可用。造者将麦连皮,井水淘净,晒干,时宜盛暑天。磨碎,即以淘麦水和作块,用楮叶包扎,悬风处,或用稻稿罨黄,经四十九日取用。”“造面曲用白面五斤、黄豆五升,以蓼汁煮烂,再用辣蓼末五两、杏仁泥十两,和踏成饼,楮叶包扎,与稻稿罨黄,法亦同前。其用糯米粉与自然蓼汁溲和成饼,生黄收用者,罨法与时日亦无不同也。其入诸般君臣与草药,少者数味,多者百味,则各土各法,亦不可殚述。近代燕京则以薏苡仁为君,入曲造薏酒。浙中宁、绍则以绿豆为君,入曲造豆酒。两酒颇擅天下佳雄,别载《酒经》。凡造酒母家,生黄未足,视侯不勤,盥拭不洁,则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。故市曲之家必信著名闻,而后不负酿者。凡燕、齐黄酒曲药,多从淮郡造成,载于舟车北市。但淮郡市者打成砖片,而南方则用饼团。其曲一味,蓼身为气脉,而米、麦为质料,但必用已成曲、酒糟为媒合。此糟不知相承起自何代,犹之烧矾之必用旧矾滓云。”



[1] 蠲,音juan,驱除之意。

[2] 芎,音xiong,多年生草本植物,羽状复叶,白色,果实椭圆形。产于中国四川和云南省。全草有香气,地下茎可入药。亦称“川芎”。

[3] 蓼,音liao,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披针形,花小,白色或浅红色,果实卵形、扁平,生长在水边或水中。茎叶味辛辣,可用以调味。全草入药。亦称“水蓼”。

[4] 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,成熟于元代,作者已不可考知。是一部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类书。其中己集有酒曲类,计有酒醴总叙、造曲法、东阳酒曲法、造红酒曲法、造曲母、白酒曲方等等,有黄酒、药酒、白酒,涉及用料及制作方法。是研究元代酿酒的重要资料。

[5] 藿,音huo,藿香,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心脏形,花蓝紫色,瘦果倒卵性。茎叶香气很浓,可入药。

[6] 醭,音bu,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。如:醭苔(发霉时表面生的白毛)。

[7] 《北山酒经》,北宋·朱肱撰,是宋代制曲酿酒工艺理论的代表作。朱肱,字翼中,自号大隐翁,湖州人,善医。上卷总论,叙撰作酒经之缘由和概述前人成果;中卷叙述制曲理论,既有一般理论,又有制曲的具体方法,还分别记述了宋代十三种曲的制作方法;下卷叙述酿酒工艺、理论,也包括一般技术理论和具体制作方法。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9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6:07:44 [显示全部帖子]

第三节 红曲的出现

在我国的制曲史上,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红曲。它确实是我国古代人民一项举世无双的发明,一项巧夺天工的发明。据史料记载,红曲的渊源是很早的。隋、唐有“红曲煮肉”的记载,唐·徐坚《初学记》中记有“……瓜州红曲参糅相拌,软滑膏润,入口流散”之语,北魏·《洛阳伽篮记》中有红酒的记载,五代·陶谷《清异录·馔馐门》中有“……有赐绯羊。其法:以红曲煮肉,紧卷石镇,深入酒骨腌透,切如纸薄,乃进。”的记载。注云:酒骨,糟也。由此看来,唐代已有红曲是可信的。到了宋代,红曲方面的史料记载就更多。如酝酿红曲酒,秋尽食红糟,红曲糟鱼,红曲鲊菜等。真正制作红曲的资料,元代才见详细记载。元·忽思慧《钦膳正要· 卷三》中记载:“红曲:味甘平,无毒,健脾益气,温中,腌鱼肉内用。”元·佚名氏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》中记载的红曲制作方法,因传承抄印资料中有一些不符酿造道理的错误,本书暂不引用。明代·《天工开物》中的记载比较准确,现将原文丹曲一节摘抄如下:

“凡造法用籼稻米,不拘早、晚。舂杵极其精细,水浸七日,其气臭恶不可闻,则取入长流河水漂净,漂后恶臭犹不可解,入甑蒸饭则转成香气,其香芬甚。凡蒸此米成饭,初蒸半生即止,不及其熟。出离釜中,以冷水一沃,气冷再蒸,则令极熟矣。熟后,数石共积一堆拌信。

凡曲信必用绝佳红酒糟为料,每糟一斗入马蓼自然汁三升,明矾水和化。每曲饭一石入信二斤,乘饭熟时,数人捷手拌匀,初热拌至冷。候视曲入饭,久复微温,则信至矣。凡饭拌信后,倾入箩内,过矾水一次,然后分散入篾盘,登架乘风。后此风力为政,水火无功。

凡曲饭入盘,每盘约载五升。其屋室以高大,防瓦上暑气侵廹。室面宜向南,防西晒。一个时中翻拌约三次。候视者,七日之中,即坐卧盘架之下,眠不敢安,中宵数起。其初时雪白色,径一二日成至黑色,黑转褐,褐转代赭,赭转红,红极复转微黄。目击风中变幻,名曰生黄曲,则其价与入物之力皆倍于凡曲也。凡黑色转褐,褐红,皆过水一度,红则不复入水。凡造此物,曲工盥手与洗净盘簟,皆令极洁,一毫滓秽,则败乃事也。”

图四、制丹曲工艺流程图(转引自《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》,第164页)

籼稻米

红酒糟 ↓ ↑———↓

↓ 入篾盘

明 ↓ 马 浸米 ↑ ↓

矾 ↓ 蓼 ↓ 登架乘风

水 ↓ 汁 漂洗 ↑ ↓

↓ 红 ↓ ↓ 入室翻拌

——→ 曲←——↓ 初蒸饭 ↑ ↓

信 ↓ 成曲晒干

↓ 冷水浇 ↑ ↓

↓ ↓ 红曲

↓ 再蒸熟 ↑

↓ ↓

↓———————→ 接种————↑

需要肯定的是,我国制造红曲,在明朝或者明朝以前,技术是十分成熟的。一个是原料,必须用精白稻米,“舂杵极其精细”,而不用糙米。因为精白米淀粉含量高杂质少,尤其脂肪含量少,脂肪酶的活力就会减弱,同时也降低了原料氧化变质的机会,这很有利于红曲色素的生成和鲜艳红色的增加;第二是通过延长浸米时间(七日)使其气“臭恶不可闻”,这产生恶臭的过程就是繁殖乳酸菌的过程。而后,用明矾水洗的步骤就是起净化去杂的作用。通过净化增酸来适应红曲霉菌的繁殖与生长;第三是反复蘸湿分段增加水分来适应红曲霉菌的繁殖,以保证必要的水分促进红曲霉菌充分利用米粒内部的营养物质;第四是选优接种。“凡曲信必用绝佳红酒糟为料”,“凡造此物,……皆令极洁,一毫滓秽,则败乃事也”,由此可知古人对良种优选和控制污染的重视。

纵观我国黄酒制曲几千年的演变过程,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发展脉络:从微生物角度来看,米曲霉(黄曲)——黄曲霉,根霉——加草药根霉;从形态来看,蘖——曲蘖——散曲——饼曲;从分类学的角度看,小曲、大曲;从原料上看,有稻米、黍米、小麦、大麦、绿豆等;从加工制作上看,熟料——生、熟料混合——生料。总之,从应用上来看,制麦曲法应用最广,从曲的出现,历经各个朝代,愈接近近代,应用愈广,估计约占黄酒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。因此,麦曲历来是中外学者研究开发的重点项目。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桃花主人
  10楼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坛主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11808 积分:29300 威望:0 精华:257 注册:2004/8/23 16:52:20
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06/1/20 16:17:53 [显示全部帖子]

第四节 古代的黄洒酿造

我国用谷物酿造黄酒,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使用酒曲制成醪液,经过发酵、榨酒、杀菌、贮存陈酿,酿成美味的黄酒。这个酿造过程是逐步发展形成的,酿酒界称它为酿酒工艺,不过,研究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很困难的。尽管如此,我们尽可能多搜寻资料,尽量把它说的清楚一点,以彰显中华民族独特的黄酒文化。

(一) 商、周时期的黄酒

商周时期,谷物黄酒已大量生产,曾经有了“辨三酒之物”的事酒、昔酒、清酒之分类,有了“辨四饮之物”的清、医、浆、酏[1]四种饮料。关于饮料中的“清”,郑玄注:“清,谓醴之泲者;稻醴清湭[2],黍醴清湭,梁醴清湭,或以酏为醴。”湭,酒液也。汉·刘熙《释名·释钦食》中记载“醴齐,酿之一宿而成,体有酒味而已。”由此看出,商、周时喝的酒有稻米、黍米、梁米等多种,泲为过滤的意思。过滤之后叫清,不过滤的叫浊酒,饮用的有清、浊两种类型,都是“体有酒味而已”的淡薄甜酒。当时还有一种酒叫医,郑玄注:“医,以酏为醴。凡醴浊,酿酏为之则少清矣。”由此可知,医也属饮料酒醴。酿法是将粮谷类煮粥加曲蘖发酵,新酿成的酒呈混浊状态,也只能是“体有酒味而己”。到了周代,提出了“六必”、“五齐”,管理的更为严格规范,酒质相对更好一些。

(二) 秦、汉时期的黄酒

秦、汉时期,酿制黄酒的工艺相对又进步了一些,主要表现在:考古出土的汉画像砖中,己发现了酿造黄酒的完美记载;另外,现存古籍中可找到很具体的酿造黄酒工艺图,见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汉代酿酒图(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103页)。在《汉书》上,记有汉代或汉代以前的酿酒工艺流程图:

酒曲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↓

糙米→浸泡→蒸饭→制酒醪——↓

↓—成品酒←———发酵

饮用

先秦时期的药酒酿造,基本上都是黄酒的酿造方法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《养生方》、《杂疗方》中记载有先秦的药酒配方和酿制方法,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证据。《养生方》中记载文字可辨认的有六种药酒:

用麦冬配合秫米酿制的药酒,可治“老不起”;

用黍米、稻米等酿成的醴方,治“老不起”;

用好酒和麦……(药名不详)等制成的药酒,叫醪,用作强壮剂;

用石膏、藁[3]木、牛膝等药酿成的药酒;

用漆和乌喙(乌头)等药酿成的药酒,用作强壮剂;

用漆、节(药名)、黍、稻、乌喙革酿制的药酒,用作强壮剂。

另外,《杂疗方》中记载,用智(药名)和薜荔根等药制成的醴酒,作强壮剂。

这些药酒的酿制方法,大多都是将药物、原料米和酒曲混合起来共同发酵,或者是药物加酒曲再加一些酒共同发酵,从此用黄酒酿造技术酿制药酒的方法一直传承了下去。

汉代最高明的酿酒技术,应该是东汉曹操《上九酝法奏》中的《九酝春酒法》[4]。由于原书已经失传,现将收录到《齐民要术》中的原文摘录如下:

《齐民要术·笨曲并酒》:“魏武帝(曹操)‘上九酝法奏’曰,臣县故令,九酝春酒法:用曲三十斤,流水五石。腊月二日渍曲,正月冻解,用好稻米……漉去曲滓便酿。法引曰:避诸虫,虽久多完。三日一酿,满九石米,正。臣得法酿之,常善。其上清、滓亦可饮。若以九酝苦,难饮,增为十酿,易饮不病。……九酿用米九斛,十酿用米十斛,俱用曲三十斤,但米有多少耳。治曲淘米,一如春酒法。”

汉代“九酝春酒法”早已失传,收录到《齐民要术》中的也多有省略,难见原貌。但该文最后补充说“治曲淘米,一如春酒法”,说明与汉代作春酒法是相同或相似的。作春酒法是汉代北方酿制黄酒的典型方法,但现在已不见应用。为呈现历史原貌,兹将《齐民要术》中作春酒法原文书下:

“作春酒法:治曲欲净,剉曲欲细,曝曲欲干。以正月晦日,多收河水。……井水苦咸,不堪淘米,下饙亦不得。

大率:一斗曲杀米七斗,用水四斗,率以此加减之。十七石瓮惟得酿十石,米多则溢出。作瓮随大小,依法加减。浸曲七八日始发,便下酿。

假令瓮受十石米者,初下以炊米两石,为再馏黍。黍熟,以净席簿摊令冷。块大者,擘破然后下之。没水而已,勿更挠劳!待之明旦,以酒耙搅之,自然解散也。初下即搦者,酒喜厚浊。下黍讫,以席盖之。

以后,间一日辄更酘[5],皆如初下法。第二酘,用米一石七斗;第三酘,用米一石四斗;第四酘,用米一石一斗;第五酘,用米一石;第六酘、第七酘,各用米九斗。

计满九石,作三五日仃,尝看之,气味足者乃罢。若犹少米者,更酘三四斗,数日,复尝,仍未足者,更酘三二斗。数日,复尝,曲势壮,酒仍苦者,亦可过十石米。但取味足而已,不必要足十石。然必须看候,勿使米过,过则酒甜。

其七酘以前,每欲酘时,酒薄霍霍者,是曲势盛也,酘时宜加米,与次前酘等。虽势极盛,亦不得过次前一酘斛斗也。势弱酒厚者,须加米三斗。势盛不加,便为‘失候’,势弱不减,刚强不消。加减之间,必须存意!

若多作,五瓮以上者,每炊熟,即需均分熟黍,令诸瓮遍得。若偏酘一瓮令足,则余瓮比侯黍熟,已失酘矣。酘:当令寒食前得再酘乃佳,过此便稍晚。若邂逅不得早酿者,春水虽臭,仍自中用。

淘米必须极净;常洗于剔甲,勿令手有咸气;则令酒动,不得过夏。”

可以看出,“九酝春酒法”是九次酘料,而“作春酒法”是七次酘料,同属当今我国南方嘉兴、宁波及福建地区的喂饭生产方法。为什么喂饭法始于北方而传到南方呢?这是因为黍米原料喂饭在北方不大适宜,逐渐被遗弃而转移到南方去的。喂饭法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,都可堪称为中外驰名的高技术酿酒方法。它的精髓在于,酘料次数与数量一切以酒的味道为根据,随时留心观察,反复看酒醪、曲势、尝酒味,细心体察情况,确定增减喂饭数量和控制操作。用这种生产方法酿出的黄酒,香味、酒体确实是很优秀的,所以曹操才将《九酝春酒法》上奏给皇帝。这也说明,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汉朝,黄酒质量是相当不错的。



[1] 酏,音yi,古代一种用黍米酿成的酒,如酏醴,即是用黍粥酿成的甜酒。

[2] 湭,音qiu,汁液之意。

[3] 藁,音gao,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直立中空,根可入药。亦称“西芎”、“抚芎”。

[4] 《九酝酒法》,汉曹操撰。曹操,字孟德,沛国僬(今安徽毫县)人,汉魏之际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学家。好饮酒,“有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……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的著名诗句及《对酒诗》,诗文中多写到酒。《魏武集》中收有《奏上九酝酒法》一篇。建安元年(196)年曹操迎献帝建都许昌,敬献各种器物及此酿酒法。记述南阳郭芝“九酝春酒”的酿造方法。“九酝春酒”即酿九次的酒。汉张衡《南都赋》:“酒则九酝甘醴,十旬兼清。”其味甘美,饮之余味无穷。内容包括用料、酿造季节、酿造时间。是研究汉代酿酒的重要资料。

[5] 酘,音dou,指酒再酿,〔清〕桂馥《札朴》记:“吾乡造酒者既漉,复投以他酒更酿,谓之酘酒。”



[本帖被加为精华]
 回到顶部
总数 74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